兒童夜間尿床中醫治療 | 李奕璇醫師


 

尿床,又稱作夜間遺尿,是很常見困擾爸媽與孩子的問題之一。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第五版DSM-V的定義如下:
  • 刻意或不自主地反覆解尿在衣物或床上
  • 發生的頻率需達每週至少2次並且持續超過3個月,或是頻率已達到足以影響孩子的心理壓力、或日常生活與學習、甚至是社交活動。
  • 發生的年齡至少要超過5歲之後(生理或心智發展上)
  • 發生原因並非特定藥物副作用,也非多尿症或是意識喪失時等生理狀況所導致的尿失禁
 

尿床的問題會隨著年紀增加而逐漸改善,但在10歲以上仍有3%左右、15歲以上仍有1%左右的孩子會有尿床的現象。

此症狀又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指的是孩子從來沒有成功戒過晚上的尿布;次發性指的是已無出現尿床現象>六個月後又再度尿床(每週至少兩次)。

 

小於五歲孩童的尿床現象,一般可歸因於中樞神經發展尚未成熟,也就是所謂的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夜間過於熟睡無法感覺到尿意而尿床。腦部的發育時程因人而異,大約可觀察到五歲,五歲後還有尿床現象可請醫師進行評估,中醫用藥方面會以增加腦部循環、補氣血通腦絡的治療為主要方向。

 除了腦部循環方面的問題之外,

陽虛肝鬱體質也很常見於尿床的孩子。

  • 陽氣虛則水分代謝能力較差,會於夜間睡眠時不自主排出尿液;
    • 較常見於次發性尿床,像是戒完尿布後卻在經歷某些環境或生活變動後又再次出現尿床現象。
    • 個性較焦慮、緊張的人也容易出現肝鬱型尿床,此類患者在西醫或許會診斷為膀胱過動症, 是膀胱過於敏感而頻繁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等現象,治療會以疏理肝氣為主。

此外需特別注意,長期習慣性便祕的孩子也有可能會出現尿床的現象。

長期便秘會導致腸道的宿便壓迫膀胱,造成膀胱容量變小;脹大的腸子也容易刺激膀胱肌肉收縮而解尿。因此長期便秘的孩子首先需幫助腸胃恢復正常蠕動,清理腸內宿便。

留言